設計師故事:"布"衣時代追求時尚魅影 |
服裝知識 有4026人參與 2005年4月28日 來源: 新聞早報-微服網 進入社區(qū)交流 |
| | |
| |
| 這是一件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男士套裝:短至臍以上的mini無袖背心,外搭一件休閑的生活化針織衫,整款服飾的色調由駝色與淺褐色完美搭配,充分體現(xiàn)出儒雅的紳士風度和輕松的生活享受。
在日前結束的“中華杯·培羅蒙”國際男裝設計大賽中,這款名為“世紀嬌娃”的作品一舉奪得了銀獎,實用性與藝術完美結合在一起。評委欣賞其性感女裝和諧新穎地改造用于陽剛男裝的設計中,因此毫不猶豫地給她的靈感加分。那么,這份睿智創(chuàng)意的作品背后,站著怎樣一位設計師呢?在東華大學拉薩爾國際設計學院的教室里,筆者和剛從時裝設計系畢業(yè)的女生張晨晨聊起了她的時裝夢想。
求學:功夫在詩外
雖然服裝設計師一直是張晨晨夢想的職業(yè),但是,放棄進入國內專業(yè)藝術院校的機會,來到號稱“東方巴黎”的時尚之都上海,選擇一所跨國連鎖的知名設計學院求學,這還是“業(yè)內人士”媽**建議,而張晨晨相信媽**眼光。畢竟,比起她成長的內陸省份,濱海之城呼吸的是時尚界最新鮮的空氣。
其實,接受了近兩年的專業(yè)服裝教育,張晨晨深刻地領悟了“功夫在詩外”的道理。學院里一間又一間的工作室告訴她,服裝設計并不是只與畫板打交道就可以,親歷親為才是合格設計師的工作態(tài)度,縫紉、打版、立體剪裁,大一時的一番“苦功”現(xiàn)在想來已不覺苦,反而在制作設計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;原先,她以為布料和刀剪就可以替靈感代言,可是,外教專業(yè)的英文詞匯伴著跳躍的思維,為她打開了另一扇領略時尚魅力的窗。
在張晨晨記憶里,有一種作業(yè)形式印象很深———東華拉薩爾給他們機會和時間自己
DIY的舉行小型時裝show,從制作效果圖到縫紉、打版到立體剪裁,甚至到模特的挑選都由他們自己完成,那時候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,張晨晨就請自己的同學做模特,為她們量身打造了一個充滿科幻色彩的太空系列,以亮銀色為主,極盡夸張之能事,充分展現(xiàn)出青春的張揚。
靈感:也可以妙手偶得
我們談起了這次的獲獎,張晨晨還心有余悸。藝術最怕的就是沒有靈感,張晨晨也遇到過,這個內向的姑娘在比賽前夕也曾經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,苦于靈感的貧乏。于是,她常常想起東華拉薩爾的老師反復強調的:悟性,才是給時裝點睛的妙筆。而這次的點睛之筆,恰巧是在她沿街小逛、偶遇瓷器小店時,從瓷器上的圖案花紋靈光一現(xiàn)而得。就這樣,蘊涵中國古韻的瓷器文化與前沿時尚碰撞了。
夢想:我的未來不是夢
張晨晨坦言,和不少同學的遺憾一樣,在東華拉薩爾的3年求學時間里,她只能粗粗領略時裝王國的風景,若要細品,還得留待今后的漫漫歲月。聽了不少師兄師姐的成功故事,張晨晨希望她也能觸及夢想的天空。
在畢業(yè)后的履歷表上,張晨晨希望在第一欄填上“某知名時裝集團設計師”的字樣,而在余下的空格里,她期待著早日把“某”,換成屬于自己的名字,她期待著“女承母業(yè)”,創(chuàng)立自己的品牌,遨游在自己一手打造的時尚天地里。
|
|
| |
| |
|
微服網全部信息旨在向廣大網友提供學習參考資料,我們不對其內容真實性進行論證,也不代表本站立場。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