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資風向:手繪服飾 衣服上“畫出”80萬元 |
服裝知識 有4053人參與 2005年9月2日 來源: 論壇-微服網(wǎng) 進入社區(qū)交流 |
| | |
| |
|     在這個性張揚的年代,缺的永遠不是時尚,而是發(fā)現(xiàn)它的眼睛。有時一個新鮮創(chuàng)意,足以改變你的人生。
發(fā)現(xiàn)商機
濟南女孩譚晶聽朋友介紹說:“現(xiàn)在日本和美國流行‘手繪服飾’,就是用一種從植物中提取的特殊紡織顏料在衣服上作畫,由于顏料具有防水功能,衣服臟了機洗、手洗都不會洗掉圖案,對人體也沒有任何傷害。
這種手繪服飾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圖案樣式,顧客可以充分發(fā)揮想象,用畫筆設計個性十足的圖畫!
接下來,譚晶在廣州找了許多家商場、服裝店,采購了上百件棉質好的“光板衣服”,購置了專用顏料和畫筆,并制作了宣傳資料……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,2001年10月,“彩繪服飾工作室”在廣州營業(yè)。
第一桶金
工作室賣出去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唯一的,讓每個在手繪服飾店買衣服的人都不會“撞衫”,這種經(jīng)營“個性”的生意很快給譚晶帶來了豐厚利潤。她批發(fā)一件“光板T恤”是三四十元,做成手繪服飾后,售價可達100-150元。工作室開業(yè)后,幾乎每天都擠滿了時尚男女。
手繪店開業(yè)半年后,附近喜歡手繪服飾的人越來越多,連一些在廣州工作的中年老外都會跑來買幾件新奇衣衫,或發(fā)揮自己的想象力,親手設計一些另類的圖案放在他們的衣服上。當然,來店里的大多數(shù)人還是年輕人,而且以情侶居多。他們多半要求把情侶的頭像畫在自己的衣服上,他們希望每時每刻都看到自己的心上人。
思想前衛(wèi)
手繪服飾有著特定的紀念意義,干這一行,要會趕時髦、抓時機,思想還得超前。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開賽前兩個月,譚晶預料到球星手繪服飾肯定會“火”,于是當即去書店買回好幾本歷屆世界杯畫冊,并招兵買馬聘用了幾名專兼職畫師,將所有的球星都搬上了“光板服裝”。世界杯開賽后,店里每天都有球迷趕來求購,當月就賺了8萬多元。
除了畫服裝外,后來一些顧客還會要求在沙發(fā)靠墊、背包、球鞋上繪制自己的自畫卡通頭像。一幅自畫像收費80-120元。春節(jié)、情人節(jié)期間,這樣的訂單尤其多。
顧客DIY
一次,譚晶在一份時尚雜志上看到“今年歐洲時裝界流行DIY”的信息,不由大喜過望,是啊,T恤為什么不能DIY呢?讓顧客自己動手繪畫他們喜歡的圖案,多有趣。
很快,她就把這個想法變成了現(xiàn)實。打出精彩的廣告后,她在兩個手繪工作室中增設了一些漂亮的不銹鋼桌椅,墻上掛滿了繪制好的T恤,上面的圖案五花八門,無奇不有,以供顧客參考,桌子上放著幾厚本圖案樣稿和色彩繁多的顏料……一切準備就緒,漸漸也迎來了想過把“T恤DIY”癮的顧客,其中多數(shù)人是20來歲的年輕人,還有年輕的父母帶著兩三歲的寶寶來繪“家庭T恤”的。每當自己的一件大作完成,他們的臉上都會溢滿興奮,很有成就感。
放飛夢想
2003年,譚晶在銷售了上萬件T恤后,廣州已“冒”出一些手繪服飾店,同行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起來。于是,她決定讓幾名美院畢業(yè)的學生幫她打理手繪工作室,自己則帶著另外10多名員工加盟了一家港資服裝公司。
由于譚晶對市場觀察得很細致,并在設計圖案上下足了功夫,第一批手繪牛仔服推向市場后,銷售勢頭出人意料地“火”。后來他們在手繪的基礎上,又為服裝加上繡花、縫珠片、燙鉆等工藝,令手繪服裝更富個性,既新潮又高檔,價值倍增,今年開始熱銷港臺地區(qū)。
雖然通過3年多的打拼,自己已經(jīng)有了80多萬元積蓄,但業(yè)余時間,譚晶還在進修服裝設計。她的夢想是:總有一天,要把自己設計的手繪服飾賣遍全世界!
|
|
| |
| |
|
微服網(wǎng)全部信息旨在向廣大網(wǎng)友提供學習參考資料,我們不對其內容真實性進行論證,也不代表本站立場。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