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故事 | “菜西施”如何把服裝生意搞大? |
服裝知識 有5263人參與 2007年9月5日 來源: 中華紡機網(wǎng)-微服網(wǎng) 進入社區(qū)交流 |
| | |
| |
| 穎在家待業(yè)了幾個月,然后就被安排到菜場上做了營業(yè)員。        菜場十年,穎成了這個街區(qū)盡人皆知的菜場西施。        菜場西施的十年積累,使她在開放最初,就向上級領導交出一份“自負盈虧”的菜場承包申請,新生事物當然要扶持,穎的老板稱號就在改革的春風中出來了。到這個時候,穎才知道人緣與口碑對一個商業(yè)經(jīng)營者是多么重要。        微笑的穎肯定不滿足做一輩子“菜場西施”的。        穎的目光,從街區(qū)菜場,轉移到城市的商業(yè)繁華街區(qū)。此時的穎才發(fā)覺,幾年來一直窩在菜場,大有“洞中無日歷,寒盡不知年’’之感,人家在商業(yè)市場的手腳越做越大,除了天上的飛機、地上的坦克不做,能抽的鴉片不賣,什么賺錢吆喝什么。那錢遠比她守著一個菜場賺得多。穎二話沒說,把菜場轉給了別人,到繁華街區(qū),租賃了一個小門面,做起了服裝生意。這個時候,穎的行為多少帶有一定的沖動,而在以后的經(jīng)營中,穎卻是周密安排,一步一步地實現(xiàn)著自己的夢。        雖說在繁華商業(yè)區(qū)內,可不足二十平米的小門面,要與毗鄰的幾家大中型服裝商場搶客源,反正大家都不知道穎究意是怎樣一種思維方式,不知道她憑什么能殺進市場,從人家的飯碗里搶飯吃。其實穎的心里很明白,她深知“欲擒故縱”之道,開始實施她的小計謀了。小門面裝修好之后,        就是不開業(yè)。這在繁華的商業(yè)區(qū)內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,就憑那高昂的租賃費用,遲一日開張,就損失一日的錢。穎像是不算這筆帳似的,每日“關門大吉”,沒了蹤影。        夏季一個周末的上午,小門面終于亮相了。        沒過半小時,小門面的服裝店不是人頭攢動,而是人滿為患。        市場上見過“跳樓價”,見過“放血大跌價”;更見過“有獎銷售…‘換季降價”;誰也沒有見過穎的的銷售方式。正規(guī)商場里一件男式T恤衫,標件80元;同樣的款式同樣的牌子,到了穎這里只賣18元。數(shù)十種服裝,沒有一種超過30元的。成天在商場轉的人,哪里見過這樣的價格?不管需要不需要,先買了再說,沒出一天,穎商店里的服裝告罄。一連數(shù)十日,低廉到別人無法想象的服裝價格,使穎的小門面成了這座城市中人們議論的話題。媒體們當然不愿意放棄這樣有嚼頭的話題,開辟專欄,受益的顧客叫好,受損的大中型商家罵娘。穎才不管這些聲音呢,一邊盤算著營業(yè)額,一邊想著自己的服裝生意。        那么穎憑借什么能把服裝的價格壓得這么低?        從一開始,穎就把目光盯住那當初在服裝熱時,盲目上馬的服裝廠。當服裝市場一收緊,第一倒霉的就是服裝廠家。不關門,加工出來的服裝沒有人要,即使有一些商場老關系,卻再也不可能拿著現(xiàn)錢來提貨,一來二去,服裝廠只好關門了。服裝廠的門是關了,積壓在倉庫里的服裝沒有人要,時間一長成了累贅,只要能處理,不管多少錢,收一個是一個。此時此刻,穎出馬了,找到庫存量特別大的倒閉服裝廠,不管款式布料,照單全收,條件只有一個:價格越低越好!服裝廠明知道穎的低價格太棘手,可苦于倉庫里的服裝,時間長了,款式面料都與市場脫節(jié)了,成了六月里的死尸,早點處理掉,圖一個眼不見,心不煩,誰愿意整天看著自己的傷疤過日子?于是,三分貨不值一分錢,全部給了穎。穎請人整理一下,一分錢不加,一古腦地把這些本來在廠家倉庫里的服裝,推到市場上來。        不加價,穎有自己的理由。
她覺得,能夠在繁華商業(yè)區(qū)一夜之間把一個巴掌大的小服裝店,炒得盡人皆知,即使是花錢做轟炸式立體廣告,要多少錢?況且,靠廣告做出知名度來的商店,其信譽度如何?在顧客心中還是問號。讓利于顧客,顧客以口碑的形式做廣告,只要把大中型商場客源的1%至2%吸引過來,就是成功之舉。在這一點上,穎無疑是馬到成功,一矢中的。然而,服裝市場被穎這么一攪和,卻越發(fā)的不好做了。
|
|
| |
| |
|
微服網(wǎng)全部信息旨在向廣大網(wǎng)友提供學習參考資料,我們不對其內容真實性進行論證,也不代表本站立場。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