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(yè)大話 | 窮途末路?談高級定制服的迷思! |
服裝知識 有3751人參與 2009年1月20日 來源: 國際在線-微服網 進入社區(qū)交流 |
| | |
| |
| “高級時裝已死! ——Yves Saint Laurent
作為時裝界最頂級的圣堂,高級定制給人的印象,似乎始終是蓬勃興旺的,然而從未間斷的質疑與猜測讓一如既往尊貴的背后,隱隱回響著不祥的冷笑聲。終于,在這個悶熱的盛夏,高級定制這根被繃到極限的弦,發(fā)出幾欲斷裂聲音。從設計本身,到商業(yè)運作;從輿論態(tài)度,到經濟背景,高級定制的光環(huán)已經黯淡得像是瓦數不足的日光燈,有氣無力地硬撐著倔強的門面——這種所謂的頂級美麗,是否真有繼續(xù)存在下去的必要?
靈感枯竭 設計師遠離春天
我們固然可以贊美2008 Dior秋冬的鏤空繡花白色短裙,很有紐約電影造星時代的特征,但稍微把記憶的旋鈕往前撥回幾年,2003年的巴黎主場上根本也是差不多的調調。至于那些嬉皮的包頭巾、充斥著夢露情韻的拖地蓬裙、夸張的大折領與黑色束身腰封……老實說,誰看都會覺得有那么一絲的眼熟。 
和以往一樣,這一季高級定制仍遭遇到許多批評:Alessandra Facchinetti新掌舵Valentino的首季作品被批仍帶有Tom Ford的影子;Christian Lacroix在08秋冬魔幻依舊,但實穿性依然被質疑的同時,你也會發(fā)現比起六年前的宮廷大戲,他就連肩部線條都沒什么變化;Alexis Mabille融合了男裝的剪裁固然有趣,但你真的認為“俏皮、休閑”會配得上“高級定制”的矜貴招牌?并且我不止一個去現場看秀的朋友都抱怨,他們差點以為誤進了川久保玲的試衣間。就連綴滿了水晶與水鉆的楔跟鞋,也全是上一季的遺腹子。設計師們遇到的設計瓶頸無非就是這兩個:江郎才盡,以及,逼上梁山。 
靈感枯竭,以及靈感妥協,對于設計師而言,同等可悲。 
媒體誤導難辭其咎
推薦優(yōu)秀時裝,提高讀者審美品位,應當是時尚媒體的分內工作。現實卻是,就算有Isabella Blow提拔Alexander McQueen,也還是難逃人情糾葛的諸多牽連,從而發(fā)展出當年Vogue Homme里滿是Tom Ford作品的泛濫狀況,Tom Ford個人的“后Gucci時代”與“后YSL”時代因此建立,在當時幾乎沒人指出他的直切褲腳多么糟糕,而他的V領毛衫外套多么經不起推敲。 十年前還有不少人懂得如何判斷一件時裝的好與壞,十年后的現在則混亂成媒體說好就好,媒體說不好就要立刻附和并隨即在網上大罵。設計師們的壓力,已經比以往吃重了許多。 
殘酷的輿論,把高級定制的明天,過早摧毀得支離破碎。 
大師斷檔與負面丑聞
CFDA把“最佳設計師”大獎頒給Francisco就是給Marc Jacobs的一記響亮耳光。Jean Paul Gaultier的感情向來放浪,全然無所謂外界對他的評價。YSL先生的幸運之處在于他好歹發(fā)掘出了Stefano Pilati做接班人,才不至于讓YSL這一品牌在他仙逝后也被打入歷史的塵!O計師的私生活直接影響了時裝設計本身,已經足夠讓時裝界丟盡臉面,偏偏這兩年之內已有數位大師相繼離世,青黃不接的斷檔現狀,更進一步把高級定制的發(fā)展推上絕路。 
John Galliano、JPG、Hedi Slimane還擔不起“宗師”的擔子,披著“鬼才”外套的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驗證經典;Viktor & Rolf、Naoki Takizawa、Alessandra Facchinetti畢竟還年輕,要想自立門戶也得再過個幾年——屈指算起來,似乎也只有Karl Lagerfeld和Giorgio Armani等幾位老掌門跨了時代,只是為了不讓世人冷落高級定制,他們就已經耗盡了全部心血,但在后輩們完全成長起來之前,他們還不能退休。 
衰退的經濟和衰退的審美
盡管遭遇了無數的冷嘲熱諷,但是高級定制在眾多的瓶頸面前,至今半點悔悟的意思也沒有:品牌不允許它們悔悟,觀眾不允許,媒體不允許,整個時尚界的倨傲態(tài)度都不允許悔悟。所以,我們除了能看到滿眼毫無長進的克隆與“致敬”之外,就只能看到全世界只有三十只瀕臨絕種的某鱷魚腹皮被做成拎包,僅僅只能在非洲某個小國生長的植物被做成長裙新面料,一顆就抵得上五十戶貧困家庭五十年生活費的美鉆被鑲上衣角…… 
在全球資源短缺與環(huán)境的日益惡化成為燃眉之急的現在,不假思索地動用珍稀且奢華的材料來完成乏味的作品,這種“時裝”是否真的有它存在的必要?
|
|
| |
| |
|
微服網全部信息旨在向廣大網友提供學習參考資料,我們不對其內容真實性進行論證,也不代表本站立場。 |
|
|
|
|
|
|